锂电池是当前电子产品普遍的电源之一,它的兴起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了。但同时,锂电池也被列为危险品之一,这是为什么呢?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。
首先了解一下危险品。危险品是指因其物理、化学性质及其过程中所涉及的条件,如压力、温度、湿度等,可能给人身体、财产、环境等方面带来损害危险的物质或物品。大家应该都知道,危险品分为九个类别,包括爆炸品、易燃液体、气体、氧化剂、毒害品、放射性物质、腐蚀品、其它危险品和混合危险品。那锂电池属于哪一类危险品呢?
锂电池可以归属到多个类别的危险品中,不同的危险品类别与其危险系数有关。
首先,锂电池的物理性质为易燃、易爆,因此锂电池属于可燃物类危险品;
其次,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质也使其属于氧化性物质,因而在运输和操作中往往被调整为氧化剂类危险品。
此外,锂电池在充电时会放出气体,也有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,因而也可以归属于气体类危险品。
那么,作为危险品的锂电池有哪些危害呢?
首先,锂电池可能造成火灾。
如果锂电池的保护措施不完善,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物理损伤、电压过高等情况,就有可能发生短路,导致电池内部的物质发生燃烧,之后引发爆炸和火灾。其次,锂电池的物质成分对人体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。
例如,电池内的锂、钴等金属元素在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来,对环境造成污染,同时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。
为了规范锂电池的使用和运输,各国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。
例如,需要标明警告标志、采取包装措施、实施邮寄限制等等。
同时,我们在平时使用电子产品时也要注意到这些安全问题,在不使用的时候拔下电池,避免暴露在高温、湿度等环境下,定期检查电池的状况等等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享受到便利的同时做好安全保障。